2025上半年美股IPO擂台赛:纳斯达克以SPAC+指数双引擎碾压纽交所,流动性争夺战白热化
科技巨头与SPAC共振,纳斯达克IPO市场强势逆袭
2025年上半年,纳斯达克以213亿美元的IPO融资总额(含SPAC)大幅领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87亿美元,重新夺回美股IPO市场主导权。值得注意的是,SPAC融资贡献占比高达58%(约123亿美元),而传统IPO领域,纳斯达克的79宗交易融资90亿美元,数量远超纽交所的15宗。这一逆转背后,既有CoreWeave(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商)、网络安全公司SailPoint等科技企业的超15亿美元大额募资支撑,也得益于SPAC机制的持续活跃。
年初美国贸易政策动荡引发4月新股发行急冻,但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在5月后强势反弹,推动市场信心修复。纳斯达克总裁尼尔森·格里格斯坦言:“尽管年初波动剧烈,但市场反弹速度超预期,企业已重燃上市讨论。”截至6月底,两大指数均创下一年多来最佳季度表现,为下半年IPO窗口重启奠定基础。
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融资额,更延伸至上市公司迁移潮。2025年上半年,10家原纽交所上市公司转投纳斯达克,总市值达2,714亿美元,创2006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。吸引企业“跳槽”的核心动力在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品牌效应——该指数(含苹果、英伟达等科技巨头)年内涨幅达8%,显著跑赢标普500指数的5.5%。化学品巨头林德(Linde)副总裁胡安·佩莱斯直言:“成为纳斯达克100成分股,是提升全球投资者关注度的关键。”
纽交所则以大额IPO韧性回应竞争压力:液化天然气出口商Venture Global的17.5亿美元发行、医疗巨头Medline等储备项目,均显示其瞄准传统行业头部企业的策略。纽交所全球资本市场主管迈克尔·哈里斯强调:“规模最大的IPO仍选择我们,预计下半年活动将进一步升温。”
专家指出,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激烈竞争,构成了美国资本市场区别于香港、伦敦等单一上市地市场的核心优势。这种“双极格局”不仅通过流动性分流降低系统性风险,更形成差异化定位:纳斯达克聚焦科技成长性与指数联动,纽交所深耕传统行业巨头与全球品牌溢价。随着Figma(设计软件)、Medline(医疗设备)等明星企业计划下半年上市,两大交易所的博弈或将重塑全球IPO版图。
随着美联储政策预期趋稳及科技产业创新周期加速,纳斯达克或凭借SPAC灵活性与指数效应巩固优势,但纽交所在传统行业巨头的IPO争夺中仍具反制筹码。全球资本的“双向选择”,将持续激活美国资本市场的虹吸效应。
市场波动中的韧性:从减持到复苏
交易所博弈:指数光环与流动性争夺
全球竞争力暗涌:双重上市与资本枢纽价值
关键数据对比(2025年上半年)
(数据来源:Dealogic及交易所公开声明)